禽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的局灶性和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该病各种家禽均易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常利用由于合并感染和/或过度接触不良环境条件而受损的宿主防御系统而表现出发病症状。例如大肠杆菌败血症、大肠杆菌肉芽肿、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肿头综合症、蜂窝织炎、输卵管炎、脐炎、卵黄性腹膜炎、全眼球炎等。总体来说,该病是养禽业最广泛存在的、多形式的细菌性疾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病原学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非抗酸性,染色均一,不形成芽孢的杆菌,菌体大小2-3um×0.6um其大小和形态有一定差异,菌体周身有鞭毛,可运动。大肠杆菌对理化因素敏感,60℃、30分钟或70℃、2分钟即可灭活大多数菌株。当PH值低于5或者是高于9时,可以抑制大多数大肠杆菌的繁殖,但不能杀死细菌。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大肠杆菌存活,试验证明大肠杆菌在干燥的环境24-48小时只有少数存活。
大肠埃希氏菌杆菌病大多数是条件致病性,也有部分是原发性病原。大多数致病性大肠杆菌只感染家禽而不感染家畜和人,可能不是人畜共患病原;但是部分菌种如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原。还有,鸽子可携带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它可以感染人类。
大多数禽类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临床上以鸡、鸭、鹅、鸽子、鹌鹑及其它野禽也常见。大肠杆菌呈全球性分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定居。正常情况下,禽肠道内容物的大肠杆菌浓度可以达到106/克,在正常的禽类肠道中有10%-15%属于潜在致病菌,随粪便排除后污染环境水源等造成扩散。同一禽中,肠道中的菌株的血清型不一定相同,肠道内大肠杆菌是毒力因子和耐药因子的储存库。禽舍内灰尘中的大肠杆菌含量为105-106/克,在垫料和粪便中可以存活3周以上。
二、传播途径
2.1动物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传播
2.2水平传播:饮水、饲料、饲料原料及啮齿类动物的排泄物中常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这些都可引入新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当鸡吸入有致病性菌株时,就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又可经气管和肺进入气囊而引起气囊炎,进而又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败血症等。
2.3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粪便污染蛋壳后,大肠杆菌由蛋外侵入到蛋内是重要的传染来源,当母禽患有卵巢炎、输卵管炎、或者人工输精时,细菌会乘虚而入。在正常母鸡所产的蛋中,有0.5%~6%含有该菌;经人工感染的母鸡所产的蛋中有26.5%含有大肠杆菌,从卵黄囊中分离到菌株,部分也有致病力。
三、不同类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分类
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4.1急性败血症:在孵化器内感染的雏禽,出壳第一天的死亡率可达40%,10天左右的死亡率达20%-30%,本病危害最大的日龄是7-20天。雏鸡发病,外表无特殊症状,可见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打颤,腹部膨胀,出现白色或绿色下痢,最后衰竭而死,剖检呈典型的纤维素心包炎,心包膜混浊增厚,其上有大量灰白色片状纤维素渗出物,这种渗出物也可见于胸腔、气囊壁上。肝脏肿胀,伴有肝周炎,肝外膜也有白色纤维素渗出物。
4.2脐炎型:种蛋在孵化前或者是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蛋壳感染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时,鸡胚往往在孵化后期或出壳前死亡,不死者多患有脐炎:患禽腹部肿胀,其周围有炎性肿胀,局部有胶冻样侵润,病灶处腹壁水肿,呈红色。脐环多不能完全封闭,常有卵黄凝块堵塞,卵黄呈黄褐色泥糊状或青绿色水样。
4.3全眼球炎型:当雏禽或者中禽由于大肠杆菌败血症而死亡减少的时候,禽群中即发生一侧失明症。
4.4滑膜炎/关节炎型:雏鸡或中期发生由大肠杆菌病未死转慢性经过时常出现或散发大肠杆菌滑膜炎和关节炎,表现关节肿胀,病态不稳或跛行,关节囊内关节液浓样混浊或呈干酪样。
4.5输卵管炎/腹膜炎/输卵管腹膜炎:它是蛋禽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尤其是鸭和鹅。输卵管炎的病变为输卵管显著膨胀,管壁变薄,并附有单个或大量干酪样渗出物。体腔内也有大小不等的类似卵黄样渗出物。
4.6慢型肉芽肿: 在小肠、盲肠、肠系膜、肝脏等处出现结节性肉芽肿病变。肉芽肿大小不一,从米粒大到鸡蛋大,其颜色为黄白色,切开肉芽肿,小者切面多汁,有弹性,大者中心坚硬,呈黄白色或灰黄色。
4.7 大肠杆菌睾丸炎/附睾炎/睾丸附睾炎:公鸡这种罕见的疾病也是大肠杆菌上行感染,相当于母鸡的输卵管炎。被感染的睾丸和附睾肿胀、坚硬和形状不规则,可粘附在附近的组织上;广泛性坏死。病变一般是单侧。易从被感染组织中分离出大肠杆菌。
五、分离和鉴定
在败血病的情况下,骨髓和脑是良好的采样部位,避免采集时由于粪便污染。由于亚急性病变(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可采集刚死的鸡的心包拭子、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接种培养基分离细菌。可用伊红美蓝琼脂、麦康凯琼脂等鉴别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通过生化实验和PCR鉴定病菌的种属和血清型及药敏实验。
六、防控
6.1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条件的禽场可根据分离所得菌株的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个人观点:用抗生素进行日常保健是不当的理念,有利于耐药菌株和强致病力的菌株的生成。
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意识探索适合本场的替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生物酶、助消化酸化剂、维生素、免疫增强剂、消炎药等。
6.2管理方面,确定和纠正风险因素对于禽场控制大肠杆菌病是必不可少的。配制饲料使用无污染的原材料;注意饮水环境卫生,勤冲洗水线和水槽;加强舍内通风、适宜的湿度降低舍内粉尘;改地面平养为笼养、网上养殖或发酵床饲养。
6.3做好人工输精的器具消毒工作,做好收集完种蛋和入孵前熏蒸消毒工作。
6.4疫苗免疫。有各种商品化的疫苗,但非常有效的疫苗很少。针对一些血清型的灭活疫苗,如O2:K1和O78:K80,是有效的,用在种鸡种可为后代提供针对同源株的被动保护。活疫苗或重组疫苗对特定菌株也有效果。自家苗的保护效果优于商品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