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冠状病毒”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查阅资料汇成此文,帮助大家加深认识冠状病毒这个陌生的“敌人”和熟悉的“朋友”!
一、兽医最早认识冠状病毒
人类对冠状病毒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科学家首次在鸡上分离到该病毒,因其在电镜下病毒结构形态类似中世纪欧洲帝王皇冠而得名,一直以来,对该病毒的研究多在兽医领域,直到2003年暴发“非典型肺炎”疫情,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二、冠状病毒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学上冠状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复制依赖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研究发现冠状病毒有不连续转录和聚合酶跳跃的复制方式,这些特性导致病毒易发生高频的基因重组和变异(Lai MMC et al., 1992),从而演化成不同簇群。这类病毒大家族拥有许多家庭成员,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可引起家畜、家禽、宠物和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根据其基因差异,分为α、β、γ和δ4个簇群,可分别感染不同的宿主引起各种临床症状,α、β簇群主要感染哺乳动物,而γ、δ簇群主要感染禽类(表1)。
三、一起认识各种冠状病毒
猪源冠状病毒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世界各地猪场都有发生,引致仔猪腹泻、呕吐等症状死亡率可高达90%,对养猪行业影响较大。它们彼此形态无区别但是抗原性却无交叉,国内已有商品化TGEV-PEDV二联疫苗提供了有力的防控手段。有研究显示TGEV缺失突变毒株丧失了病毒的嗜肠道性而获得了嗜呼吸道性,会引起猪温和呼吸道症状或无症状感染,冠状病毒的变异与进化由此可见一斑。
犬源冠状病毒感染犬引起一过性的胃肠炎,症状轻微,除了体质较弱幼犬会因腹泻引起脱水,多数犬都能够耐过。猫源冠状病毒引起肠炎和腹膜炎等则比较严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也能够治愈。某些猫源冠状病毒株来源于与犬冠状病毒的重组,从而增强了致病性,是冠状病毒丰富多彩的变异与进化又一例证。
禽源冠状病毒中最为同行朋友们所熟悉的就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雏鸡感染诱发呼吸道症状、支气管堵塞、肾炎等症状;青年鸡感染可永久性损伤卵巢和输卵管;产蛋鸡感染可引起蛋壳品质、产蛋率下降。(插入链接《种鸡群感染IBV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IBV病毒型众多,已发现全世界超过100个型,可见在鸡群中冠状病也是千变万化。
人源冠状病毒:目前发现能够感染人类并诱发疾病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3种为高致病性毒株。①是最为人们熟悉的非典肺炎病毒2003-SARS,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经多年溯源性研究发现病毒源自云南地区的中华菊头蝙蝠,揭示了“蝙蝠→果子狸→人类→人际”的传播链条;②是暴发于沙特阿拉伯,席卷整个中东和欧洲地区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2012-MERS,则是通过骆驼再传播到人类的。③是本次发生疫情的病毒2019-nCoV,近期取得了许多进展。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分析比对了GISAID数据库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与已知的云南蝙蝠β冠状病毒(BetaCoV/bat/Yunnan/RaTG13/2013| EPI_ISL_402131)高度相似,达96.0%-96.1%;与2003-SARS相似性为78.9-79.0%;而与其他人和动物冠状病毒间的基因组相似性只有40%左右(表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2019-nCoV与禽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初步排除来源于已知家禽冠状病毒的可能性。而就在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对野生动物样品的宏基因组学分析并鉴定分离自穿山甲的冠状病毒毒株基因序列与2019-nCoV同源性高达99%,说明穿山甲为潜在的中间宿主。
四、2019-nCoV本应与人类相安无事,和谐相处
冠状病毒无法独立生活,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于是演化出不同基因序列的簇群,它们各自拥有一把入侵宿主动物细胞的“钥匙”(病毒表面蛋白),找到匹配的“锁”(宿主动物的细胞受体),完成对特定宿主的感染,这就是病毒的种间跨越屏障。2019-nCoV与已知的猪牛、犬猫、禽类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都不高,且暂未发现病毒感染这些动物,因此当下无需担心家里的宠物受到感染、也无需担心不能食用家禽。
亿万年来病毒占据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位,许多病毒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并不会轻易传播到人类。SARS、MARS、2019-nCoV等影响人类生命安全的病毒均与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上的β冠状病毒有关系,每一次疫情对人类伤害之大、对社会影响之广,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杜绝侵扰野生动物,才能与病毒相安无事、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