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9月,全国肉鸡价格在前期较大幅度下跌后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行情波澜不惊,目前主产区肉毛鸡收购价格大多在6元/kg以下,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跌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肉鸡行情出现小幅回升,属于节日备货使然,且受消费平淡影响,其节日需求拉动作用有限,后市受多重因素影响,整个行业景气仍在下行,市场价格很可能在缠绵状态下低位震荡。而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行业盲目扩张、消费需求下滑的局面,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
1 节前采购高峰,行情低位震荡
2015年9月份以来,随着天气渐凉逐渐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并有高校开学消费需求作支撑,加之中秋、国庆双节的集中采购叠加效应,肉鸡市场本应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价格也会如期上行,但目前的肉鸡行情却与生猪市场继续呈现背离走势,虽然处于消费高峰时期,但市场整体表现依然保持跌宕态势,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2014年以来的肉鸡行情,就一直呈现大起大落的走势。2014年1-2月份延续2013年亏损行情,3-5月份稍有回暖,6-7月份再度下跌,8-9月份行情扶摇直上,价格升至全年最高点,有的地方甚至突破10元/kg关口。但进入第四季度后又逐渐下滑,从10月底跌破成本线后,一直延续至今,到2015年9月份已弱势运行将近1年,且在目前的消费旺季,仍然没有迎来往年同期的利好行情。
据了解,从2015年春季开始肉鸡行情就一直呈现偏弱走势,6月中旬全国肉毛鸡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下跌,7月份全国肉毛鸡价格普遍跌至5.50元/kg左右,而肉毛鸡市场不振也引发了肉苗鸡补栏意愿冷淡,价格大幅跳水,相关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大幅下滑。而进入8月后,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到肉鸡销售,造成肉鸡出栏困难,才使肉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上涨。
近期监测信息显示,虽然当前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但市场行情仍然低迷不振。2015年9月末为规避双节出栏,肉鸡出栏量暂时下降,支撑毛鸡价格回升,9月30日肉鸡主产区毛鸡价重回6元,均价达到6.07元/kg,其中最高价为辽宁地区6.54元/kg,最低价为河南与江苏地区5.9元/kg。由于毛鸡价格过低,市场恐慌,龙头企业放养及养殖户补栏意愿弱,肉鸡苗价格多已触底,均价为0.55元/羽,其中最高价为辽宁与山东地区0.58元/羽,最低价为河南地区0.5元/羽。而受屠宰场鸡肉产品走货缓慢,库存压力加大,售价持续下降拖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肉毛鸡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仍将会在6元/kg左右低位震荡徘徊。
2 产能依然过剩,市场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相反地,由于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种禽企业盲目投资引种扩张,养殖场户趋之若鹜大量上马,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销失衡,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2009年以来,我国祖代种鸡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2011年创纪录地增长23.7%,一举突破100万套达到121万套,2013年祖代种鸡年进口量更是达到154万套。这样导致市场上商品代肉鸡供应量大幅增加。但近年来中国肉禽业频繁遭遇不测事件,2013年以来,先是“速成鸡”,后来“H7N9流感”、紧接着是“福喜肉”……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给肉禽业带来了严重的误伤和冲击,导致消费信心缺失,市场行情疲软,许多种禽厂、屠宰厂亏损,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整个产业面临危机。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业界的共识,缩减种鸡数量成为必然。据了解,在农业部的监督下,包括益生股份在内的国内祖代鸡14家企业,签署了《2014年祖代鸡引种配额协定》。2014年3月18日,白羽肉鸡联盟同时达成共识,从4月1日起,祖代种鸡满50周(科宝52周)必须淘汰,以期逐步减少总量的20%。据了解,虽然2014年肉鸡养殖行业“去产能”速度明显加快,祖代鸡引种量下跌22.73%,但2013年祖代鸡的庞大数量,仍将直接影响到2014年父母代鸡的存量,从而对2015年商品代鸡苗形成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2015年商品代肉鸡养殖数量依然供大于求。
另据调查,虽然目前肉鸡养殖效益降低,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养殖场户退出,但由于大型企业的上马,商品代肉鸡的养殖数量总的来说并没有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在肉鸡项目上,近年来圣农已投资了8.1亿羽,雨润投资了1.4亿羽,正大投资了1.5亿羽,新希望投资了1.16亿羽,温氏投资了0.75亿羽。目前肉鸡库存量仍然较大 ,价格下行不可避免。
3 消费需求放缓,后市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2014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及一般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尤其是农民工流动减少,导致2015年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加之,为防范禽流感部分地区实行临时休市制度,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影响到活禽市场的日常销售。同时,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等,未来肉鸡行情走势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肉类消费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增幅缓慢。考虑到禽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可以看到,过去10年来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0%左右,2000 - 2013年,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可见,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增速并不快,且一些负面报道不利于禽肉消费的进一步增加。因此,白羽肉鸡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现在仍然还在非常浮躁地热衷于建大项目,扩大产能,这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行业盲目扩张、消费需求下滑的情形下,近年来国家又放宽了鸡肉进口政策,其中的鸡杂碎在国外由于没有市场而大量低价倾销到中国,而中国的鸡肉生产企业正是依靠鸡杂碎价格相对较高来维持一定的利润,因此,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屠宰企业整体利润下滑,必然影响到上游的肉鸡收购价格。
4 直面产业瓶颈,调整势在必行
家禽行业涉及4000多万养殖场户,为全国13亿人民供应禽产品,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而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禽类产品的消费,因此,行业从业者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导向,以调节生产规模,做出合理发展规划,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虽然我国肉鸡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行业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据了解,肉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家统计公开数据中却尚未列入名录之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羽肉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行业重要性被忽视,其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对于媒体来说,白羽肉鸡产业也是相当陌生的产业。由于行业自身平时就缺乏与大众媒体的互动,没有借助媒体这个渠道提升行业透明度,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没有与消费者建立起互信机制。因此,在灾难事件面前,行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和对媒体的沟通宣传,更没有集体发声的平台。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亟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制订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白羽肉鸡行业,需改变以往各自企业只顾独自埋头发展,导致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的老路。应组织专项调研,对肉鸡产业5年、10年甚至20年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规划,使各龙头企业对发展前景、速度、规模和方向等形成统一认识。
促进科学宣传,引导健康消费,维护产业合法权益。行业需主动与大众媒体互动,借助媒体的平台长期而持续地宣传,提高产业的公众透明度,强化广大消费者对产业的感知。建立危机公关机制,在有损害行业利益的不实言论时及时做出反应,维护行业正面形象,保护产业不因舆论而受伤。通过设立参观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长期而持续地进行白羽肉鸡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对白羽肉鸡产业有科学、客观而真实的了解。
大力促进出口,反对走私,规范进口。积极要求国家通过谈判促使他国向我国开放市场,改变歧视性做法,促进我国鸡肉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坚决禁止鸡类产品走私,对歧视我国出口产品和依靠不公平竞争进入我国市场的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救济性措施,积极规范进口行为。
进一步细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做好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何为规模化,何为标准化,目前的界定比较模糊,未来应出台更为清晰的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指导行业未来发展。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在肉鸡规模化发展界定方面建议将白羽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黄羽肉鸡年出栏3万只以上,作为规模化界定新标准,这部分养殖场户已经成为我国肉鸡生产的主体。
据悉,为控制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产销平衡,近期中国白羽肉鸡联盟为调解过剩产能再次达成约定:2015年祖代鸡引种量继续下降,将控制在110万套内。如果能顺利实现的话,2015年下半年父母代种鸡数量将继续下降,2016年白羽肉鸡商品鸡市场,将实现因供应量减少而出现实质性好转。同时,要大力提倡“冰鲜鸡”消费,扶持企业走深加工路线,从而进一步带动肉鸡业的有序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