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饲养雏鹅中,育雏期普遍存在雏鹅成活率低,虽然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但忽视了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往往使饲养雏鹅失败。据2010~2013年4年来门诊不完全统计,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比例占20%~35%,高的可达39%以上,给养鹅场(养鹅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养鹅场(户)饲养雏鹅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雏鹅糊肛
雏鹅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如雏鹅开饮或开食不及时,雏鹅在出壳后24小时不能开饮、36小时不能开食,发生糊肛的雏鹅明显增多。饲料蛋白含量高、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常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较易造成糊肛,堵塞肛门,严重者死亡。
雏鹅出壳后应在15~24小时内开水,连饮2~3天的5%葡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糊肛,而且还可降低雏鹅的死亡率。雏鹅的开食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宜,开食不喂高蛋白饲料,如鱼粉、蛋黄和牛奶等。开食第1天可用泡软的小米或玉米碎开食,以后就可用配合饲料,第2天在配合饲料内添加1/2小米,第3天则添加1/3小米,以后改喂全价配合饲料即可。
2雏鹅脱水
由于雏鹅出壳后,在出雏器、孵化场停留时间过长,雏鹅长途运输消耗体力,高温、空气干燥,未能及时供水而引起脱水,当雏鹅遇到水时,导致雏鹅暴饮,嗉囊胀满,或将羽毛全部打湿而冻死。
雏鹅出壳后,不要在出雏器、孵化场停放时间太长,应及时运到育雏舍,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如需长途运输时,最好事先饮用或向口内滴服含抗菌药(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0.1%维生素C、电解多维1.5g/kg和5%的糖水(葡萄糖、白糖均可)的混合液,要尽早开水,水温应在30℃左右,应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也可饮口服补液盐,每天饮3次,每次饮2~3小时,连饮3~5天。
3雏鹅水中毒
雏鹅由于长时间饮水不足,一旦有水就暴饮,使体内水分突然增加,失去平衡,导致组织内大量蓄积水分,血浆中钠离子、氯离子浓度降低,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病雏表现精神沉郁,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口流黏液,转圈,数分钟后倒地死亡。
对雏鹅水中毒关键在于雏鹅出壳后及早饮水,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当雏鹅因在孵化厂停留时间过长,或因运输等超过48小时,雏鹅表现出有脱水现象时,在给水时要少给勤添,1次不能供给太多,以防雏鹅暴饮。要保证有足够的饮水器或饮水槽,以防雏鹅抢水,发生部分雏鹅因暴饮而引起水中毒。
4雏鹅药物中毒
在饲养雏鹅过程中,为了预防疾病,经常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由于计算有误造成投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致使雏鹅中毒而死亡。还有的因拌料不均,饮水中药物浓度过大而引起中毒。如使用磺胺类药物、土霉素、环丙沙星和某些抗球虫药物等,超量使用都可发生中毒,还可造成雏鹅的死亡。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应当计算好药量,或看好说明书,在饲喂前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药物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通过饮水给药,以防药物沉淀在饮水器底部,造成一些雏鹅摄人量过大而引起中毒。
5雏鹅中暑
在饲养雏鹅中,一般都没有像样的育雏舍,多半窄小,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过分拥挤,湿度大,饮水不足,热量难以散发而引起中暑。中暑严重者,体温升高,口渴,行走不稳,烦躁不安,昏迷、麻痹及痉挛而死亡。
夏季育雏时,密度不得过大,要经常通风换气,防止舍内潮湿,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雏鹅的运动场要有凉棚或遮阴物。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进行急救。把雏鹅赶到阴凉处,供给清洁的饮水,喂给酸梅加红糖水。严重者可口服十滴水8~10滴。如果立采取措施是能够缓解的,得到救治,可避免死亡。
6雏鹅发生啄癖
常见的啄癖有啄肛、啄羽、啄趾和异食癖等。饲料中矿物质及含硫氨基酸缺乏、育雏舍拥挤、潮湿、卫生条件差和光线过强等,均可引起雏鹅啄癖。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要适宜,并加强育雏舍的通风换气。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代谢能11.72MJ/kg、粗蛋白20%、钙1.6%和磷0.8%。给予适度的光照和强度,饲料和饮水不能间断,保证雏鹅对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在饲料中添加1%的石膏粉,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7雏鹅营养代谢病
当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则可引起某些代谢性疾病发生。在饲养雏鹅时,把鹅圈在一个小范围,饲料中不添加维生素添加剂,所以较易缺乏,育雏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一般有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和维生素B2缺乏症等。
维生素A缺乏:2周内的雏鹅表现发育迟缓,体质衰弱,羽毛蓬乱,运动无力,共济失调,眼睑肿胀闭合,鼻有分泌物。
维生素D缺乏:一般是生长缓慢,四肢无力,不愿走动,步态不稳,最后不能站立。喙变软或弯曲,采食困难,骨骼变软和肿大,关节肿大明显。
维生素B2缺乏:表现趾爪蜷缩,腿及趾爪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不能采食而饿死或被其他雏鹅踩死。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供给充足的含维生素A、D和B2的饲料,消除可能导致缺乏的各种因素。维生素制品不宜存放时间过久,以免失效。维生素A缺乏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l 000~1 500IU/kg,也可添加鱼肝油,2~4mL/kg,连喂7~10天。为了预防维生素B2缺乏,在雏鹅开食时就应喂标准配合日粮,或在每吨日粮中添加2~3g核黄素,发病雏鹅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核黄素20mg,连喂7~10天。预防维生素D缺乏,平时注意配合日粮钙、磷含量及比例,让雏鹅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对发病的雏鹅,可1次喂给1500IU维生素D3,效果非常好,也可喂给浓鱼肝油2~3滴,每天1~2次。
8 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缺乏
蛋白质是机体器官的主要成分,并参与酶、激素和抗体的代谢,它对于鹅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和繁殖等较重要。在农村饲养雏鹅时,饲料是自产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日粮中很少添加豆饼,所以造成蛋白质缺乏。雏鹅表现生长停滞,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无神,虚弱,步态不稳,贫血,畏寒扎堆等。
要保证日粮蛋白质含量,在育雏期喂给全价配合饲料。若自行配制饲料,在饲料中豆饼应占15%左右,淡鱼粉占5%~7%,并按标准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这样既可满足雏鹅的需要,又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9雏鹅的意外伤害
在育雏期的雏鹅,意外伤害主要是因为育雏舍的保温条件差,管理粗放,舍温突然下降或温差特别大,饲养密度过大,大小、强弱不分群。不定时饲喂和饮水,造成雏鹅饥饿、口渴,突然换料,使雏鹅受到外界的惊吓等现象,会引起雏鹅惊慌、互相挤压、扎堆或者死亡。在早春育雏,由于青绿饲料缺乏,再加上饮水不足,饮水打湿雏鹅的羽毛等,可造成雏鹅啄羽,使雏鹅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造成雏鹅发病或死亡。在3日龄以下的雏鹅,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老鼠、蛇、黄鼠狼、山狸子和老鹰等野生动物对雏鹅伤害较大,不仅可咬伤、咬死或惊吓雏鹅,还可传播疾病。
在育雏时,要保证温度的恒定,不可忽高忽低,要精心饲养,喂食要定时定量,不可断水和断料,做好预防雏鹅的啄羽。对于野生动物的伤害要加以防范,重点是堵住育雏舍的鼠洞,时刻注意关闭门窗,严防老鼠、蛇、黄鼠狼、山狸子和老鹰等野生动物进入育雏舍,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杀灭。
10育雏舍有害气体
育雏期间,雏鹅的新陈代谢旺盛,雏鹅排出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增多,如果氨气的含量超过21mg/m3,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1mg/m3,硫化氢超过0.46mg/m3,雏鹅就会肺部充血、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和羽毛无光泽。若有害气体的含量继续蓄积,则肺脏水肿,眼结膜混浊,眼睑水肿,睁不开眼睛、流泪和流鼻涕,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呆立与昏睡,出现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头向后仰、抽风,两肢麻痹,瘫痪死亡。
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采取通风和换气,采用排湿措施,及时调整饲养密度。早春育雏,如需要通风时,应在每天10:00至13:00,打开门窗和通风口,通风30~40分钟,如果天气寒冷,可提前提高育雏舍温度1~2℃。保证风不直接吹到雏鹅身上,以防雏鹅受冷而感冒。